English

数字化图书馆离我们还有多远

2000-12-22 来源: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柯力 我有话说

从12月1日起,国家图书馆开始向公众提供免费上网一小时的服务,同时还开通了“网上外文图书馆”,这对众多网民甚至普通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数字化图书馆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呢?

国家图书馆自1999年2月开通千兆位的馆域网,首先就是制作完成了500多万条馆藏文献书目数据的整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读者查询目录的效率和速度。同时,馆内建立了2000多个信息节点,也就是说,馆内可以允许读者同时使用2000台计算机进行检索、查询。当然,除了还有相当一部分目录数据没有上网以外,目前阅览网上书目只能通过书名进行检索,仍然有不方便的地方,距离我们的想象还有着相当的差距。

目前,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等国内四大骨干网络以及有线电视网实现了互联,可以在网上为读者提供1000兆存储量的信息服务。馆藏纸质文献的数字化、馆藏缩微制品的数字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1999年一年的情况来说,全年读者对国家图书馆网页的访问量就已经超过了一亿零四百万人次,而当年进馆的读者人数不过才270-280万人次。现在,每天约有15-20万的点击次访问国家图书馆。

据了解,截止到1999年底,国家图书馆拥有藏书2194万册,其中中文图书566万册。可以这么说,即便是加上每年国家图书馆花费巨资订阅的世界优秀电子期刊,读者从网上可以浏览到的信息量、所能享受到的数字化服务还是很有限的。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孙承鉴认为,数字化标准格式如果不统一,那么这个数字化不是一个图书馆数字化,一个馆完成不了数字化,它必须是一大群图书馆,或者包括一大群信息提供单位,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格式、标准来进行数字化,那么对读者查东西来讲,他就方便了。其实,一个国家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不是把某一家图书馆的所有信息搬上网就能称之为数字化,更不是重复建设、各家图书馆单干自己的数字化,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能够使得一大片区域、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做到资源共享。因此,与国外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信息来源相比,我们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最大的掣肘在于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协调、规范与合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